48岁的左斌是车都集团下属车都建发公司一名管理人员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场上,他自2月4日起,相继参建了体育中心方舱医院、沌口方舱医院、军山方舱医院,他恪尽职守、忘我工作,视疫情为命令,连续工作19天,一直吃住在现场。
建设体育中心方舱医院:想方设法只为加快进度
2月4日,左斌接到通知,武汉体育中心羽毛球馆要改造成方舱医院,时间紧任务重,3天时间,3400平米,提供近500个床位。他负责方舱医院的主体建设,需统筹水电线路的敷设、病区各个入口通道的搭建、病房区分隔、床位制作与安装等。
千头万绪,工作太多,难度非常大。由于疫情原因,各种平时不是问题的问题接踵而至:材料大部分都缺,人工也缺,运输也特别困难。左斌一边协调施工单位尽快调度;一边凭着自己多年建筑积攒的关系资源,一个个打电话,一件件抓落实,最高峰时一天能打近200个电话。
最困难紧张的时候,他找到领导,提议无法配齐的材料配件从公司各个工地、办公楼拆了先顶方舱医院急用。随后,“拆卸大军”从车都大厦拆下来的20多个窗帘、从车都广场拆下了感应龙头……源源不断拿到方舱医院急用,关键时刻保障了方舱医院的工期需求。从4号开始到2月6日方舱建成交付,左斌每天就睡2-3小时!
建设沌口方舱医院:一边进病人一边在收尾
刚建完体育中心方舱医院,左斌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沌口方舱医院的建设中。依然是3天,他依然负责主体建设,在确定方案之初,左斌总结体育中心方舱医院的建设经验,又翻阅查找之前武汉建设九所方舱医院的经验,找到指挥部领导,提出了诸如消防通道设置、医护增设污染区、功能分块等合理化建议,得到了上级肯定。
从12日到15日,依然是连续作战。左斌和管理人员制定了精确到“分钟制”的作战计划。每日与施工人员共同作战,并采取24小时轮班作业,沌口方舱医院在施工速度上大幅提高。
沌口方舱医院前身是一个空置仓库,2月14日,武汉遭遇雨雪天气,屋顶出现漏雨现象,他冒着雨雪严寒,带头第一个爬上屋顶,和工人师傅一起检查漏点修补,等检查完漏点,他已全身淋湿,直到吃饭时才发现自己感冒了。
2月17日,沌口方舱医院提升改造的总攻时间,从早上忙到晚上,左斌连吃饭都来不及。晚上10点,看着旁边病人陆陆续续抵达进入方舱医院,只戴了口罩的工作人员都紧张起来。他一边耐心细致的和工人反复做思想工作,一边加紧调度安排,坚持把工作做完。
参加军山方舱医院建设:轻伤不下火线
2月19日中午,他又第一时间加入到开发区第3座方舱医院(军山方舱医院)的建设。连续作战熬夜的他已疲惫至极,此时的他咽喉发炎,说不出话了。
军山方舱医院的工期更紧,工作也更为细致。通过前两个方舱的建设,左斌积累了更多的经验,让这个3.0版本的方舱医院碰到的新难题一一解决:洗手间56个蹲位的废料废水汇流至污水池统一处理、采用过滤膜对所有生活用水做分子化过滤、设备增加负压系统处理空气循环设备,从源头上保证病毒不外泄,从而不会污染其他清洁区域等等。
23日,左斌还在现场,集团领导检查工作时发现了他的病情,他这才被命令“请”回家休息。
和家人报完平安又投入工作
从2月4日到23日,连续19天左斌一直吃住在一线不曾回家。家中妻子带着两个孩子,妻子和孩子非常担心。每天在视频中听到年仅四岁的幼女呼唤:“爸爸,你什么时候回来啊?”左斌都不禁眼眶泛红。但工作不等人,挂掉电话,他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去。
他事后说:和那些一线医护人员相比,我的工作很平凡、很琐碎。如果每个家庭都平平安安的,每个岗位都有人坚守,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。
据了解,待统一安排的自我隔离期满后,左斌将奔赴万科隔离点继续战“疫”。